根据洛图科技(RUNTO)最新发布的《中国大陆小间距及微间距LED显示屏市场分析季度报告(China NPP/Mini/Micro LED Display Market Analysis Quarterly Report)》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的销售额为56亿元,同比下降16%;出货面积为55万平方米,同比微涨4.5%。
2022-2025年中国大陆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H1销售规模及变化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单位:亿元,千平方米,%
当前小间距LED显示屏行业正处于行业转型的最关键阶段,也是阵痛期,背后的逻辑和特征在于:
一、“以价换量”的规模依赖。在技术门槛下沉和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众多企业被迫采取激进的价格策略来抢占市场份额,通过牺牲利润来维持出货量的增长,导致行业整体销售额下滑。
二、结构性增长的动力切换。尽管整体规模承压,但由高端品质需求(如Micro LED虚拟拍摄、高端会议室)和新兴应用场景(如教育信息化、数字能源控制中心)驱动的细分市场,正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这表明,市场的核心挑战正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进而要依靠技术创新、场景解决方案和品牌价值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市场均价历史性破万;上游涨价与终端降价“两头挤压”
今年第二季度,LED显示行业的“价格战”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使市场均价推向了新的历史低点。与此同时,产业链上游却吹响了“涨价号角”。
近期,包括木林森、Kinglight晶台、星心半导体、东山精密在内的多家上游封装及材料企业,相继发布产品调价函,宣布对部分LED产品价格上调5-10%。涨价主因是近年来金、银、铜等核心贵金属原材料价格的持续攀升,涨幅在25%-35%不等。特别是铜价上涨,直接导致覆铜板(CCL)等关键辅材的生产成本累计增幅超过20%。
然而,上游的成本压力并未能有效传导至终端市场。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均价为1.02万元/平方米,其中,第二季度均价环比下降8.1%,至0.98万元/平方米,历史性地正式跌破万元关口。
2022-2025Q2 中国大陆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均价走势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单位:万元/平方米
这种“两头挤压”的困境,深刻反映了产业链内部的利润分化与结构性矛盾:①上游原材料企业:凭借资源属性,议价能力相对较强。②中游封装企业:承受双重压力,部分企业甚至陷入“成本售价倒挂”的经营困局。③下游显示屏企业:面临激烈的同质化竞争,缺乏核心技术与服务能力的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巨大。
洛图科技(RUNTO)分析认为,长期的非理性低价竞争已导致行业平均毛利率下滑近50%,使行业陷入“低利润→低研发→产品同质化→更低利润”的恶性循环。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反内卷从民间走向决策层,其中明确禁止低于成本价的倾销行为,这有望从政策层面为行业降温,引导市场告别恶性内卷,回归价值竞争。
二、产品结构演进:微间距加速渗透,COB技术加速重塑市场
面对残酷的市场“内卷”,龙头企业与技术创新者希望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按间距:微缩化趋势明确,主流需求向更小间距集中
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中,去年同期市场出货面积最多的P2.5-2.1间距段从27.0%的份额占比降至了18.1%,减少了近9个百分点,落至主流四大尺寸段的最末尾。
微间距(P≤1.0)产品正在加速渗透,尽管绝对体量尚小,但出货面积的市占率已超2.5%,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
P2.0-1.7间距段出货面积增幅较大,份额同比增长7.7个百分点,升至31.5%,占到市场最大份额。这主要得益于两方面:一是商业信息发布等成本敏感型场景的广泛应用;二是户外显示产品间距缩小化带来的增量需求。
P1.4-1.1间距段凭借成熟的技术与较高的性价比,成为了市场需求的主力。其出货面积份额、销售额份额分别同比大幅提升3.5和4.1个百分点,达到28.1%和44.1%。
2025H1 中国大陆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按出货面积分间距段结构及变化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单位:%
按封装技术:COB重塑市场格局
在封装技术路线上,COB与传统SMD的竞争格局正发生演变。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COB封装技术产品的销售额占比达到 36.6%,同比提升15.2个百分点。尤其在技术门槛更高的P1.4及以下间距段,COB的优势更为明显,销售额占比超过半数,达到51.5%,同比陡增19.5个百分点。
与之相对的,传统SMD封装技术的销售额市占率则下滑15.3个百分点,降至62.8%。此外,MiP封装作为新兴技术路线,占比接近0.6%,具备一定的潜力。
2025H1 中国大陆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按销售额分封装技术结构及变化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单位:%
洛图科技(RUNTO)分析指出,COB技术正通过产能扩张与价格下探的双轮驱动,对小间距LED市场进行格局重塑。这场竞争虽然在短期内导致了部分中低端COB产品因同质化严重而出现负毛利,但客观上起到了“鲶鱼效应”:
1.淘汰落后产能:加速了技术壁垒较低的SMD产品和低端COB产能的出清。
2.倒逼价值创新:促使企业将竞争焦点从“拼价格”转向“拼价值”,高端COB产品需求旺盛且存在供应缺口,推动行业向更小间距(P1.0以内)迭代。
3.重塑客户认知:市场正从野蛮生长转向理性发展,客户开始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可靠性和综合体验,而不仅仅是价格。
三、应用市场分化:政务需求短期放缓,细分场景孕育新机
受宏观经济影响,传统的以政府主导的大型项目需求在近年来释放延缓。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政务部门相关项目的小间距LED显示屏出货面积同比下降了14.2%,至18.8%。此外,金融、零售、传统商业显示等主力领域也表现疲软,行业普遍处于观望状态。
2025H1 中国大陆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按出货面积分行业结构及变化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单位:%
一些新兴的细分场景正在崛起。军队部队、公共服务、数字能源等专业化、高要求的行业保持了增长。教育和文体商旅成了增长亮点领域,教育信息化方面随着智慧校园、多功能报告厅、虚拟仿真实训室的建设等教育领域的需求高涨;文体商旅在户外广告、体育场馆、大型商业综合体、文旅演艺等场景对高清、创意、节能、交互的大屏需求强劲,成为寡头企业争夺的焦点,价格竞争也趋于白热化。
洛图科技(RUNTO)认为,这标志着LED显示行业正从“泛化普适”转向“细分深耕”,增长机遇不再源于规模的简单扩张,而来自于能否精准把握并满足特定场景的深度价值需求。
接下来,LED显示行业一定时间内可能仍将面临“成本涨、终端跌”的压力。洛图科技(RUNTO)预测,2025年全年,中国大陆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的规模将为128亿元,同比下降10.5%;出货面积略超1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8%。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