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板块曾经让市场疯狂,如今,这些公司的好日子或许已经到头了。
相关数据显示,1月底到2月底该板块的涨幅达到20%,然而截至昨日,LED板块指数基本上“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龙头企业的下跌尤为惨重。三安光电股价自3月14日最高价50.89元/股开始,至5月4日收报39.28元/股,区间跌幅达22.81%;雷曼光电从44.23元/股跌至26.74元/股,跌幅39.54%;国星光电则自2月份最高价43.09元/股,下跌至5月3日的26.68元/股,区间跌幅高达38.08%。
隐藏在猛烈下跌背后的,是市场对LED行业盈利能力和业绩风险的担忧。一季报显示,LED板块业绩增速放缓,不少LED公司甚至出现业绩下滑。比如,国星光电一季度的净利润为2551万元,同比下降20.42%;雷曼光电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6.8万元,同比下降38.23%。
“由于过去一段时间里的大规模扩产,而终端的需求市场又尚未真正启动,导致LED产能出现结构性过剩,同时也造成企业盈利能力与市场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华宝证券分析师陈亮指出。
行业三重隐忧
借助游资和机构之手,LED概念股的上涨之旅跨越两年时长。
2009年初,三安光电、士兰微、德豪润达等相关概念股价格还在10元以下。科技部主导的“十城万盏”工程的启动吹响行业上涨的号角,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等大概念的引导下,LED概念股票扶摇直上。至2011年初,上述公司股价都已翻了数倍,市盈率也水涨船高,其中三安光电市盈率更是高达100倍以上。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资本市场被火爆追捧,并不能代替真正的市场需求。
原本声势浩大的“十城万盏”工程上马不到一年,就在各地频频“碰钉子”,产品定价过高,合格率不达标等问题的不断暴露,为处在萌芽状态的LED照明产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颇为奇怪的是,市场推广虽不尽如人意,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却未受此影响。
“高额的政府补贴,已成为LED行业利润的最大来源,以三安光电、德豪润达等为代表,政府的补贴几乎占据了企业利润的半壁江山,也变相的催生了LED产业的虚假繁荣。”北方一家券商电子电器元件分析师指出。
根据其一季报显示,三安光电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就有1.3亿元,占同期公司净利润的78.55%;国星光电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24万元,占同期净利润的23.54%,而德豪润达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则高达1.33亿元,远高于报告期内公司6541.3万元的净利润。
高额且稳定的政府补贴,为企业带去了稳定的业绩报表,也进一步刺激了企业的扩产冲动。一个例证是,生产LED外延片及芯片的核心生产设备MOCVD是整个产业链的基本设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