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个第一”到行业标杆:裸眼3D技术的破冰之路
谈及天马辉的发展历程,马总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技术突破的自豪。“天马辉的成长,就是一部中国LED显示技术的创新史。早在1995年,公司就在包头安装了国内第一块约200㎡的户外全彩屏;随后,国内第一块全彩屏、第一块LED球型屏、第一块最小间距P1.0共享像素屏、国内第一块LED时光隧道等陆续诞生,不断刷新行业技术高度。 ”
“2009年,天马辉推出国际第一块多视点LED裸眼3D屏,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奠定了其在裸眼3D显示领域的龙头地位,当时,裸眼3D还处于概念阶段,我们通过上千次实验,攻克了视差控制、画面融合等技术难题,让观众无需佩戴眼镜就能感受到立体效果。”马总回忆道。此后,天马辉国成为内LED裸眼3D标准技术规范的“制定者”。
多年来,天马辉的技术实力在国家级重大活动中得到充分验证。“我们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4年APEC、2018年上海世博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4年北京服贸会等重大国家活动的建设等重大项目,以稳定的产品性能和创新的技术方案,展现了‘中国智造’的力量。”马总自豪地说,2024年,公司获评音视频行业“裸眼3D十大品牌”,自主研发的悬浮3D显示技术,成为业内技术产品领头羊。
技术突破背后:从“解决痛点”到“创造需求”
裸眼3D技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阳光直射下显示效果衰减、无法有效展示3D效果等问题,曾是行业共同的瓶颈。马总坦言:“为了让裸眼 3D 在户外场景中稳定呈现,我们投入近亿元研发资金,用 15 年时间攻克环境光干扰难题,针对户外强光环境下3D效果弱化的痛点,天马辉创新推出‘裸眼3D光电玻璃幕墙屏’和‘户外黑洞裸眼3D屏幕’。通过优化环境光路径,调整屏幕反光率,使屏幕在每平方米亮度不足4000CD的情况下,仍能在阳光直射时保持80%以上的3D效果。”
在内容呈现上,天马辉的“多层图像文件AI自动融合技术”堪称行业首创。基于视差坐标的三维显示原理,该技术可将20个图层的图像文件精准融合,让画面在屏幕内外形成立体空间。“比如一匹白马能‘跳出’屏幕,在观众眼前奔跑,与屏内的草原背景无缝衔接,这种虚实结合的效果,完全颠覆了传统显示的边界。”马总举例道。
如今,天马辉的裸眼3D技术已形成完整体系:从硬件设备到内容生态,从室内小间距屏到户外超大型曲面屏,覆盖多场景需求。“我们的目标不是满足现有需求,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创造新的视觉体验场景。”马总强调,这种理念推动着公司不断突破技术“天花板”。
场景落地:从国家工程到民生应用的全领域渗透
天马辉的裸眼3D技术,早已不止于实验室里的成果,而是深度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2014年北京APEC雁栖湖主会场,公司用技术创新破解了“不可能的任务”。“当时会场是全木结构穹顶,没有检修通道,传统显示屏的安装方案完全行不通。”马总回忆道。为此,天马辉研发团队在40天内完成P2.4间距屏幕的量产,像素密度较行业主流的P2.5提升18%,确保领导人特写镜头的细腻呈现;同时首创“正面磁吸模组+前维护”结构,使屏幕磁吸后平整度控制在0.1毫米级,这一方案后来成为行业标准。
2024年北京服贸会首钢园区的户外裸眼3D屏,更是天马辉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这块高31.68米、宽22.464米的巨型屏幕,采用90度折面设计,通过AI自动融合技术,让动画内容在立体空间中运行,呈现出“物体冲出屏幕”的震撼效果。“它不仅是北京最大的户外裸眼3D屏,更成为首钢园的城市新地标,每天吸引数千人打卡。”马总说。
除了重大活动,裸眼3D技术在民生领域的应用同样亮眼。在大理博物馆的“裸眼3D体验馆”中,观众能看到墙上的观音画像悬浮到大厅中央,还能与孔子数字人隔空对话;前门大栅栏党群服务中心的多媒体系统,通过裸眼3D技术让党史故事活起来;在教育领域,悬浮3D+AI数字人正成为远程智能教室的新助教,用互动式教学提升学习体验。
四维生态构建:以“裸眼3D+”撬动万亿市场
从单一产品到生态布局,天马辉的规模化发展密码,藏在“裸眼悬浮3D技术应用生态”的构建中。“我们的愿景是通过多维度显示平台,满足观众的视觉体验需求,这驱动着我们从技术研发向生态建设跨越。”马总表示。
目前,天马辉以裸眼3D技术为核心,形成“四维坐标”产品体系——常规LED显示屏系列提供基础显示载体;文旅沉浸式体验系列打造半球幕、五面屏等场景化装置;LED柔性透明贴膜屏实现空间成像效果;而裸眼3D应用系列,则通过“裸眼悬浮3D+”的模式,向多领域延伸。 “‘裸眼3D+AI’的融合,将是下一个爆发点。”马总介绍,公司推出的‘裸眼悬浮3D-AI数字人’,结合通用大模型,能实现语音交互、实时反馈。”
“在此基础上,我们针对天马辉裸眼3D特点,进一步开发了裸眼3D小模型(Timash3D),并通过Deepseek平台与Timash3DD的结合,构建了裸眼3D内容所需的专用模块,有效降低了高质量裸眼3D内容的制作与使用成本,为技术普及和应用拓展提供了强大支撑。”马总补充道。
未来蓝图:“10+3”产业链布局,剑指全球
面向未来,天马辉的“野心”不止于国内市场。“我们计划通过‘10+3’产业链建设,在五年内成为全球裸眼悬浮3D显示市占率第一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马总介绍,“10”指10 大裸眼悬浮 3D 产业应用渠道建设,“3”则是智能化加工厂(LED 与 LCD 硬件加工中心及软件生态内容制作中心)同步建设,通过产业集群效应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在技术层面,公司将聚焦“裸眼悬浮3D”的深度研发,推动其与元宇宙技术的融合。“元宇宙的核心是沉浸式体验,而裸眼3D是实现这一体验的关键入口。”马总认为,未来有图像显示的地方就有悬浮3D,从手机屏幕到户外大屏,从家庭娱乐到工业仿真,裸眼3D技术将重构人类与信息交互的方式。
对于行业竞争,马总有着清醒的认知:“我们欢迎更多企业加入裸眼3D赛道,因为技术的进步需要全行业的合力。”他强调,天马辉的核心优势在于26年的技术沉淀、百余项专利积累,以及对坚持与付出价值观的坚守。“品牌名为‘天马辉’,意为像千里马般不懈奔跑,这种精神让我们在每次技术迭代中都能领先一步。”
结语:
从国内第一块户外全彩屏到国际领先的裸眼3D技术,从服务国家重大活动到走进寻常百姓生活,天马辉的发展轨迹,印证着中国显示产业的崛起。正如马总所言:“显示技术的终极目标,是让虚拟与现实无缝交融。天马辉将继续以技术为翼,让裸眼3D成为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桥梁,定义显示行业的下一个黄金时代。”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