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者开发新型钙钛矿量子点,助力Micro LED色转换

据介绍,钙钛矿量子点能够解决传统量子点色转换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尽管钙钛矿量子点是相对较新型的材料,但其已展示出了极具吸引力的材料特性,而这些特性恰好能够满足电子应用及光电应用的需求。简言之,钙钛矿量子点材料逐渐成为这些领域的理想材料。
河北大学在UVC紫外随机激光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发光与显示研究组杨艳民教授团队与昆明理工大学等校外机构合作,在UVC紫外随机激光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日东科技全程充氮回流焊在Mini LED焊接中的应用

Mini LED是指尺寸在50-200μm之间的LED芯片,是小间距LED进一步精细化的结果。比起传统LED ,Mini LED具备更高的分辨率和优良的显示效果,它的颗粒更小、屏幕可以更轻薄,拥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高的高温可靠性。
Mini LED点胶技术升维“样本”

在经济发展、企业环境瞬息万变的时日里,技术改革浪潮席卷整个市场,技术创新成为驱动行业进步的新引擎,尤其是在LED这个较为成熟的行业中。
韩国研究者开发扇出型Micro LED技术,解决贴装工艺难题

近日,据外媒报道,韩国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扇出型Micro LED技术,可以解决微型发光二极管贴装工艺的技术难题。通过大量安装Micro LED芯片确保价格竞争力,有望为下一代显示器的早期商业化做出贡献。
攻破MicroLED贴装技术难题,韩研究团队研发新扇出技术

韩国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扇出型 MicroLED技术,可以解决微型发光二极管(LED)贴装工艺的技术难题。通过大量安装 microLED 芯片确保价格竞争力,有望为下一代显示器的早期商业化做出贡献。
中科院大功率高功率密度LED海洋照明技术实现产业化

​为了促进科研成果变为产品,实现批量生产与销售,中科院科研团队研发的LED创新成果陆续实现了产业化。其中,大功率高功率密度LED海洋照明技术产业化落地于中科龙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龙祥”)。
潜力大!北理工开发出用于micro LED颜色转换的钙钛矿量子点

北京理工大学和工信部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钙钛矿量子点微阵列,在包括micro LED 显示器在内的量子点颜色转换(QDCC)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在3D先进封装的TGV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陈池来课题组李山博士等取得重要技术突破,团队攻克了高均一性玻璃微孔阵列制造、玻璃致密回流、玻璃微孔金属高致密填充等技术难题,发展了一种面向3D先进封装的玻璃金属穿孔工艺(ThroughGlassVia, TGV),可实现高频芯片、先进MEMS传感器的低传输损耗、高真空晶圆级封装。基于该技术成果申请发明专利5项,依托该技术的相关研究发表在传感器领域top期刊上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上。
高丽大学教授:需谨慎观察Micro LED技术演变

CINNO Research产业资讯,有主张称,应该警惕微发光二极管(LED)技术的演变。以Micro LED为核心的芯片技术开发由大中华区企业主导,在这一领域,中国台湾、美国、欧洲企业的研究非常活跃。Micro LED可能在大尺寸、透明和超小型显示器领域确保竞争力。
中科院化学所在本征柔性拉伸PLED发光显示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柔性显示技术的基本单元,在手机显示、折叠以及穿戴显示应用方面展现了巨大的应用,已形成了万亿规模的电子产业。

+ 更多品牌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