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在蓝光钙钛矿LED等领域取得系列研究进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王恺课题组在蓝光钙钛矿LED领域和钙钛矿单晶薄膜生长机制方面取得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ACS Energy Letters、Nano-Micro Letters和Advanced Science上。
中科院在Micro LED量子点色转化阵列器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Micro LED显示技术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分辨率、低功耗、长寿命等优点,是继LCD和OLED之后的下一代显示技术,但其大规模商业化面临着技术不成熟、成本高等难题。
Micro LED背光模组研究新进展:均匀度性能提升32%

近日,由深圳大学、台湾阳明交通大学、鸿海半导体研究所、英国利物浦大学共同合作的Micro-LED项目获得新进展。
韩国科研人员利用量子点技术提高QLED生产工艺

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机械化工系研究团队成功利用量子点技术控制“咖啡环”现象,提高涂层均匀度。
中科院在量子陀螺专用芯片研发领域取得新突破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在量子陀螺专用芯片研发上取得进展,研制出795纳米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芯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相关成果发表在《Optics Express》期刊。
剑桥大学研发46英寸全编织智能显示屏,有望让窗帘成为显示器

近日,剑桥大学电子工程博士生杨嘉杰联合研发出一款 46 英寸的编织显示器,可将智能传感器、能量收集和存储直接集成到织物中,从而输出和折叠彩色影像。
日本开发新型柔性Micro LED阵列薄膜,助力光遗传研究

据外媒报道,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Toyohash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及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 Okinaw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aduate University)共同开发了一款柔性、多点Micro LED阵列薄膜,可灵活粘附在大脑上,照亮大脑的特定区域,有望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控制复杂的大脑活动,在光遗传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什么你拍的LED屏有波纹,而我拍的没有(高刷和普刷的区别)

一、波浪纹现象 很多用户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明明LED显示屏 肉眼看时很清晰,
安徽大学在深紫外发光碳点材料及其植物照明应用方面取得进展

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红教授团队与俄罗斯科学院约飞研究所Vladimir Yu. Osipov教授、安徽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葛炳辉教授以及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朱俊发教授合作,创新性地合成了一种具有高效固态深紫外发光碳点,并将其制备成发光器件应用于促进植物生长和营养富集。
韩国KIMM介绍全球首创的无失真可拉伸Micro-LED元显示技术

韩国科学与信息通信技术部下属的机械材料研究所(以下简称 KIMM),刚刚介绍了其打造的全球首个无失真、可拉伸的 Micro-LED 元显示技术。该机构宣称,得益于横向 / 纵向等比拉伸的特性,即使拉伸至 25% 左右,这项技术仍可让图像维持在不失真的水平。
韩国 KIMM 全球首创 Micro-LED 显示技术:显示单元可拉伸 25%

据 Business Korea 报道,韩国科技信息通信部下属的韩国机械材料研究院(KIMM)成功开发出了一种 Micro-LED 显示技术,可在图像不失真的情况下将显示单元最多拉伸 25%。Meta-Display 具有横向 / 纵向等比拉伸的特性,

+ 更多品牌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