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消息,由深圳市设施农业行业协会发布的T/SZFAA 10—2024《植物补光LED灯评价技术总规范》团体标准近期已正式实施。
该标准由深圳市西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设施农业行业协会、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晟大光电有限公司、深圳市超频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事业单位共同起草,规定了植物补光用LED灯产品的一般要求,性能和技术评价技术要求,包括分类、一般要求、光合光子性能要求、产品评价分级、测试方法,适用于在自然光不足的条件下的植物补光用的以LED为光源的电源电压超过1000 V的LED灯的技术评价。
值得关注的是,该标准针对植物补光LED灯产品按波长范围进行分类,分为光合补光LED灯、紫外补光LED灯和宽波长补光LED灯(包含紫外、可见光、红外)。
该标准对植物补光LED灯的评价要求中提到,植物补光LED灯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工作时,其实际测试的功率因数应不比生产者的标称的功率因数值低0.05;植物补光LED灯的光合光子通量的初始值应不低于标称值的97%;植物补光LED灯的光子通量维持率在燃点3000h后应不低于其初始值的99%,在燃点6000h后应不低于其初始值的98%,推算或实测10000h的光子通量维持率不低于97%;推算或实测30000h的光子通量维持率不低于90%;植物补光LED灯的红光和蓝光光子通量之和占总光子通量的比率不低于70%。
此外,该标准也提出,植物补光LED灯的空间光谱均匀性不低于90%,额定寿命应不低于30000小时;植物补光LED灯的整灯防护等级宜达到IP65及以上,光源腔宜达IP66及以上;室内使用的植物补光LED灯防腐等级应为F2,室外使用的植物补光LED灯的防腐应为WF2。
在当前社会大众对农产品市场需求激增的当下,植物补光灯的性能作用显得尤为突出。为此,该标准的出台,将为该类产品的生产企业带来**性的技术指引,并助力植物工厂、垂直农场等农作物培育单位的植物不光技术升级,赋能全国照明行业的多元化创新与高品质发展。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