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开始历时近半年,三次研讨各方争论不下,期间更因文化名人炮轰改造方案掀起波澜,昨日,经过746人现场投票,祖庙LED景观改造方案终于敲定——佛山研美行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方案二最终以558票胜出。
方案已定,跳出这场争论,祖庙景观改造给我们什么启示?专家认为,只要利用得当,现代技术同样可以承载传统文化。
方案二“以情动人”胜出
今年5月禅城区启动省内首个“万家亿盏”室内绿色照明示范工程。祖庙博物馆作为首个LED绿色照明工程示范点,与佛山市照明灯具正式签约,启动该工程。期间,共召开三次研讨会,并扩大范围,邀请市民参与,但都因各方观点不同,最终没有定论。9月下旬,佛山文化名人安文江炮轰改造方案破坏祖庙传统文化,改造被推到风口浪尖。初定的800人现场投票大会也从上月15日延至昨日。
为广泛听取民意,10月1日起,备选的三套方案在网站公布,邀请网民投票,并将现场投票人数由500人增加到800人,其中市民占20%。截至投票结束,共有近6万名网民参与投票,南海科泰实业照明有限公司提供的方案一以31387票领先,研美行设计有限公司方案二获24514票,方案三只获得4816票。
昨日,共有746名各界人士参与现场投票,市民代表100多名。投票开始前,两家公司对方案进行了详解,现场拉票。研美行首席设计师宋志文说,祖庙是佛山文化的地标,在市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这是设计的根本点,方案主打“情愿”牌,“情”上体现祖庙与市民的情感相连,“愿”则体现市民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将通过LED照明技术烘托祖庙庄严肃穆、圣光普照的形象。
最终该公司提供的方案二以现场投票558票,总分69分胜出,方案一只取得了188票的现场投票。另据介绍,此次祖庙LED景观改造还聘请了30名监督员,包括艺术界人士、公务员等,将在接下来的方案优化,灯具设计订制等方面进行监督。
争论是关爱也是发展契机
几十年来,祖庙景观照明虽几经改造,但仍然相对落后。比如使用传统的灯线,塑料管裸露在外,既不美观,也不安全。色调也比较单一,没有突出祖庙建筑和文化特色。此次利用新技术进行,消息一出就引起广泛关注。
第一次研讨会,方案因“不能体现祖庙文化的厚重”而遭遇滑铁卢;第二次研讨会提供两套方案,并专门邀请30多名东华里原居民作为市民代表进行讨论,专家、市民、企业代表均不满意;第三次讨论,更引发方案主色调与岭南文化的激烈争论。对此,佛山市照明灯具协会会长吴育林直呼意外,“改造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远远没有想到。专家跟我说,祖庙不仅是佛山人的祖庙更是全国人民的祖庙。”
正是对祖庙一草一木的高度重视,在微博和论坛上,市民也展开广泛讨论。有赞同改造,为夜晚的祖庙增添亮色的;也有反对改造,希望祖庙不要变脸,认为尊重历史最重要。C2000论坛网友“佛山人厘戈”就发帖称,“祖庙穿LED衣?不如给北帝着番件西装打番条太仲型!”
“争论说明了祖庙在佛山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大家踊跃提出不同意见,也是对祖庙的关切和爱护。”祖庙博物馆馆长凌建认为,这件事对祖庙也是一个启示:要在接下来方案实施中注意听取民意,抓住百年大修后的契机,举办更多民俗文化活动,丰富祖庙文化内涵,把祖庙文化继承好。
现代技术可以承载传统文化
祖庙LED景观改造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各方各抒己见,争辩讨论,企业从技术角度提出建议,专家从文化层面发表意见,市民从情感角度表达意愿。市民质疑LED借祖庙之名推广,方案难产有猫腻?甚至担忧现代技术会破坏传统文化?
对此,佛科院社会学教授张喜平认为,照明灯具协会选择祖庙作为示范工程宣传推广LED技术,改造不针对古建筑群,只是牌坊、围墙和树木的景观照明,对祖庙和LED来说是“双赢”。免费改造对LED技术是一次“公益广告”在祖庙“发布”,也会提升祖庙的景观色彩和美誉度。
今年8月,有网友在网上发布从祖庙三门望见五星级酒店的图片,进而质疑现代建筑破坏国家级文保单位风貌。更有网友拷问,当传统文化遇上现代商业建设,要的是圣人还是财神?此次改造市民也不无这样的担忧。
不过,在张喜平看来,两件事性质并不相同,但由此引发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争论还是值得关注和思考。他认为,两者并非绝然矛盾,现代技术同样可以承载传统文化。张喜平以“数字祖庙”为例说,现代科技的应用让大家看到了以往看不到的祖庙建筑和美景,这说明科技可以为传统所用。
具体到祖庙LED景观照明改造,既然它并不破坏祖庙建筑本身和景观,也没有商业利益,就应该利用起来,如可以利用LED技术展示佛山的武术、舞狮等文化元素,就可以实现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更多资讯热度榜
+ 更多慧聪原创
+ 更多技术文章
+ 更多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