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led屏网

洲明科技李建庆:以技术创新和生态布局领跑LED显示新时代

2025-04-24 10:04 来源:投影时代

在超高清显示与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LED显示悄然改变了行业规则。更高集成度的芯片、智能化的交互需求以及AI与硬件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终端产品的设计与市场格局。作为全球领先的LED显示企业,洲明科技凭借前瞻性的技术布局和生态战略,正积极应对行业挑战,探索新兴应用场景,为行业注入创新动能。

洲明科技李建庆:以技术创新和生态布局领跑LED显示新时代

 

在IFC2025的展会现场,投影时代特约洲明集团大客户及行业系统部负责人李建庆先生接受采访,李先生就洲明未来的发展及行业现状与趋势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度沟通。

技术破局:AI融合与Micro/Mini LED双轮驱动

LED显示不再只是单向传递信息的载体,而成为与AI深度结合的智能交互入口。如何用好AI应对变局,成为当下众多企业思考的问题之一。李先生表示,洲明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在更高集成度的IC 设计、智能产品控制和调校算法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布局AI虚拟人、屏形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

洲明科技持续从技术研发与生态合作两方面发力,在技术研发层面,洲明持续加码AI算法与硬件创新的结合:一方面,接入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提升智能交互与内容生成功能;另一方面,自主研发垂直多模态大模型LuminGPT,专攻数字人应用与跨模态内容生产,实现更精准的交互体验。例如,在AI虚拟人领域,洲明通过AI驱动的面部表情捕捉与语音合成技术,赋予显示屏更高的拟真性与功能性。

洲明科技李建庆:以技术创新和生态布局领跑LED显示新时代

李先生认为,AI与LED显示的融合是必然趋势。洲明强化LED底层技术,例如开发勃朗峰AI画质引擎,采用AI模型+专业画质算法,全面提升分辨率、动态对比度、色彩真实感与景深表达等,可使2K分辨率片源实现4K显示效果。构建生态闭环,与芯片、软件、内容供应商合作,打磨“硬件+系统+交互”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目前,洲明AI屏形机器人已应用于政务中心、公安系统、交通行业、银行客服、教育等领域,通过实时语音交互与表情反馈,使屏幕化身“数字员工”。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项目中,洲明更将AI算法融入赛事直播系统,实现运动员动作轨迹的实时分析与裸眼3D呈现。

在Micro/Mini LED领域,洲明已实现关键技术突破。通过自研Micro级芯片、激光巨量转移技术及EBL+多层光学工艺,洲明成功实现0.2mm×0.2mm封装,并同步量产MIP P0.4间距产品,应用于指挥中心、影视制作等高端场景,还有新推出的 MIP 全息隐形显示产品Udesign SV、纹理屏等一系列创新产品,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洲明MIP已实现全系商用,广泛应用于会议室、指挥室、广电传媒、商业显示、演唱会、体育赛事等场景。

洲明科技李建庆:以技术创新和生态布局领跑LED显示新时代

另一方面,洲明坚定推进 COB/MIP 并行的技术路线,全面布局 MLED 赛道。如,纹理屏就实现了基于COB/MIP产品的熄屏纹理装饰效果,由于完美解决墨色问题,其具备打开C端市场潜力的LED产品,将带领LED显示屏产品进入家居建材市场,预计将为行业每年贡献几亿的销售份额。

面对目前行业的发展局势,李先生对未来光显领域的机遇持乐观态度,他表示洲明正在积极扩大Mini/Micro LED的产能。大亚湾基地专注于智慧显示领域,总体产能合计达到20000KK/月,其中Mini LED产能为3000KK/月,Mini/Micro LED 产能计划于年底扩产至10000KK/月(COB产能4000KK/月,MIP产能6000KK/月)。此外,中山智能制造基地也涵盖了 Mini&Micro LED 的研发、生产等业务,将为洲明的产能扩充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市场博弈:跨界竞争下的护城河构建

2023年以来,LED直显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据行业调研数据显示,全球Micro LED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将突破1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0%。在此背景下,包括海信、京东方、TCL科技等面板巨头纷纷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切入LED直显赛道。

LED直显技术已成为继投影、液晶、OLED后的又一颠覆性力量。显示行业头部企业加速跨界布局,推动产业链垂直整合,行业竞争格局面临深刻重构。面对这一变局,洲明科技李先生直言"竞争是行业升级的催化剂",并首次系统披露洲明四大核心竞争优势,包括全球首创的无衬底Micro LED技术及16大行业场景化解决方案。

洲明科技李建庆:以技术创新和生态布局领跑LED显示新时代

 早在3年前洲明全球首发无衬底Micro LED技术,较传统方案降低30%功耗;同时布局COB(芯片直接封装)与MIP(独立封装)双技术路线,AM主动驱动技术实现1微米级像素控制建立技术壁垒;第二,场景化布局,洲明已形成覆盖会议协作(如微软Teams Rooms认证)、广电演播(央视春晚8K地屏)、体育赛事(巴黎奥运会主显示屏)、文旅夜游等16大行业的400+解决方案库;第三, 垂直整合,建成从LED芯片(参股华灿光电)、驱动IC(自研UMOS系统)、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关键部件自给率达75%;第四,标准引领:主导制定IEC 62977-3等6项国际标准,近三年专利申请量保持行业前三。

面对面板企业的渠道优势和品牌效应,LED直显企业正在重构价值定位,洲明在法国巴黎设立的显示创新中心近期落地,其研发的影院级LED屏幕已通过DCI认证,打破传统投影技术垄断。在零售领域,与路易威登合作的曲面透明橱窗屏,实现45%的交互转化率提升。

随着海外市场占比提升至42%,洲明在德国斯图加特建立的欧洲供应链中心将于2024年Q2投产,实现本土化交付周期缩短至72小时。在东南亚市场,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合作的数字广告屏项目已覆盖3000个点位。

李先生强调:"真正的护城河不在于单一技术,而在于持续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客户价值的体系能力。洲明每年将营收的11%投入研发,就是要保持这种转化效率。"

 成本博弈:产能扩张与价格波动的平衡之道

2025年,LED行业或将延续“高端涨、低端跌”的分化趋势。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与产能过剩的双重夹击下,行业洗牌速度加快,企业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技术实力与成本控制能力的综合较量。李先生表示,洲明科技通过产能优化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正在从变局中探索出一条差异化发展路径。

据行业数据显示,LED芯片关键原材料如蓝宝石衬底、MO源等价格在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上涨超过15%,而中低端LED产品的市场价格却持续走低,部分品类跌幅达20%。这种剪刀差效应使得许多依赖传统生产模式的企业陷入亏损困境。面对这一局面,洲明科技采取了战略性产能布局调整:一方面将惠州大亚湾生产基地产能提升,重点保障Mini/Micro LED等高端产品供应;另一方面对中山生产基地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引入AI质检系统和自动化生产线,使人工成本降低30%,生产效率提升25%。 

洲明科技李建庆:以技术创新和生态布局领跑LED显示新时代

这种产能结构调整的背后,是洲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精准预判。随着商业显示、影视制作等领域对高画质需求的提升,P1.0以下间距LED产品的市场增速保持在40%以上,而传统户外显示屏市场则出现明显萎缩。洲明通过将有限资源向高附加值领域倾斜,有效规避了低端市场的价格混战。

在技术创新方面,洲明在2025年取得了多项关键突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巨量转移技术的商业化应用。通过改进激光转移工艺和修复算法,洲明成功将Micro LED的转移效率提升,使P0.4间距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约35%。这一突破不仅使小间距LED产品线毛利率维持在40%以上,更为8K超高清显示市场的爆发做好了技术储备。

与此同时,洲明研发团队还开发出新型共阴驱动方案,使常规LED显示屏功耗降低20%-30%。在绿色低碳领域,洲明推出的智能调光城市景观系统,可根据环境光照自动调节亮度,使城市亮化工程的能耗降低40%,这一方案已在深圳、成都等多个城市落地应用。

面对分化的市场需求,洲明采取了"高端做溢价、中低端做性价比"的双轨策略。在高端市场,洲明依托技术优势打造差异化产品矩阵:包括用于虚拟拍摄的LED影视墙、应用于金融领域的0.6mm间距数据可视化大屏等,这些产品虽然价格是普通产品的2-3倍,但凭借性能优势仍保持稳定增长。而在中低端市场,洲明通过标准化设计和规模化采购,推出了一系列高性价比的通用型产品,如标准尺寸的会议一体机和户外广告屏,以快速响应价格敏感型客户需求。

后记:2025年,洲明提出“三驾齐驱”战略:技术端深化AI与光显融合,市场端发力欧美高端市场与中国下沉渠道,生态端构建“硬件+平台+内容”的闭环。随着8K/16K超高清普及与AI交互渗透率提升,全球LED显示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而洲明将以年均30%的增速领跑行业。

从技术创新到生态整合,从产能扩张到场景深耕,洲明科技正以“光显融合”战略重新定义LED行业的边界。在AI、碳中和与消费升级的三重驱动下,这家全球LED龙头正迈向“硬件+软件+服务”的全链路领军者,为全球用户创造更智能、更沉浸的光影未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慧聪LED屏公众号
慧聪LED屏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欢迎扫码关注慧聪LED屏网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