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东方、国星光电、洲明科技、士兰微、大族激光、聚飞光电、蔚蓝锂芯、雅创电子、穗晶光电等LED显示相关企业,以及立达信、恒太照明、实益达、阳光照明等LED照明相关企业披露2024年度报告或2025年一季报。
显示相关企业
京东方:2024年MLED业务实现营收84.83亿元
2024年,京东方实现营业收入1983.81亿元,同比增长13.66%;归母净利润为53.23亿元,同增108.97%;扣非净利润为38.3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分行业来看,2024年,京东方显示器件业务实现营收1650.03亿元,同比增长12.55%;物联网创新业务实现营收338.29亿元,同比增长0.11%;传感业务实现营收3.86亿元,同比下降4.58%;MLED业务实现营收84.83亿元,同比增长49.76%;智慧医工业务实现营收18.39亿元,同比增长9.73%。
报告期内,MLED业务经营持续向好,产业链不断完善;直显业务表现明显改善,COB新产线顺利投产,影屏产品荣获好莱坞DCI认证。背光业务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与行业头部客户联动,在NB、MNT、TPC、车载、商显等细分领域推出多款Mini LED、曲面及异形等高端产品,车载首款13.48英寸产品实现量产。
国星光电:2024年Mini LED背光实现营收翻番
2024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星光电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强技术创新、深化市场拓展等系列举措,实现营业收入34.73亿元,归母净利润5153.01万元。
从产品来看,2024年,国星光电LED封装及组件产品实现营收25.08亿元,外延及芯片产品营收1.28亿元。从地区来看,国内市场营收为23.53亿元,海外市场营收为7.5亿元,同比增长6.21%。
报告期内,国星光电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吉利产业园首批超高清Mini&Micro LED项目实现产能新增超20%,高州高端模组产线快速投产;轻薄显示模组、光耦高附加值产品、集成封测等新项目陆续达产,设备“以旧换新”累计投入1.6亿元,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公司大客户战略成效显著,与海康威视等共推超高清显示应用,与格力、美的、TCL 深化智能家居合作,感测器件实现国产替代并批量供货,成功打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获得车灯、氛围灯、HUD等订单,并通过展会和海外渠道拓展国际市场,国际大客户销售额增长明显。
技术创新方面,公司车用LED获AEC-Q102认证,MDL交互屏搭载于主流车型,万级像素Micro LED光源模组实现高密度集成,10英寸AM Micro LED全彩模组突破巨量转移与键合难题;Mini LED背光营收翻番,智能手机用红外LED、VCSEL等产品丰富,健康感测产品应用广泛,封测业务方面亦实现技术突破,推出最小尺寸扇出封装,赋能高密度电源设计。
洲明科技:2024年Mini/Micro LED显示销售额实现翻倍增长
2024年是洲明科技成立20周年。
在复杂严峻的市场环境下,洲明科技实现营业收入稳健增长,展现出良好的发展韧性。全年实现营收77.74亿元,同比增长4.90%,主要得益于海外业务的快速增长、Mini/Micro LED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以及光显解决方案和AI内容等新业务的不断拓展。
海外营业收入达47.77亿元,占总收入的61.45%,同比增长18.33%。公司在亚非等地区市场表现突出,通过构建分级营销网络、本地化布局、扩展代理商和分销商体系,不断强化品牌建设和市场竞争力。在Mini/Micro LED领域,公司相关产品销售额也实现大幅增长。
2024年,洲明科技加快布局Micro LED全产业链,自研并量产P0.4间距MIP产品,并推出AI画质引擎等系统提升技术实力,Mini/Micro LED显示销售额实现翻倍增长,COB和MIP占公司显示业务的份额达到13%-15%,预计2025年内部份额将提升至25%-30%。
洲明科技对未来光显领域充满信心,积极扩展Mini/Micro LED产能。目前,智慧显示总体产能已达30000KK/月,Mini/Micro LED产能已完成前期规划,后续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进一步扩产。此外,2024年三季度,中山洲明智能制造基地一期正式投产,该基地主要生产智慧路灯及专业照明产品,与惠州大亚湾智能制造基地协同工作,提升产能和效率。
此外,洲明科技积极通过引入AI技术,LED+AI系列产品已正式上线,覆盖家庭、文旅、商业展示等场景,包括AI陪伴助手、AI交互鱼缸屏、全息透明柜等产品。
在发布2024年业绩的同时,洲明科技还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洲明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5.76亿元,同比增长5.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57.67万元,同比增长180.94%。
另外,4月21日晚间,洲明科技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计划在南昌市投资建设Micro/Mini LED显示和照明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不超过6亿元人民币,资金来自公司自筹。项目建设期预计6个月,涵盖车间厂房租赁和先进设备购置。
士兰微:将加快Mini LED显示芯片新产品的上量
2024年,士兰微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12.21亿元,同比增长20.14%;归母净利润约为2.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2024年,士兰微电子的LED产品营业收入达7.68亿元,同比增长约4%。目前,公司具备每月生产14-15万片4英寸LED芯片(GaN、GaSn)的能力。
公告指出,2024年,士兰微电子加快了LED芯片生产线资源的整合,提升了士兰明镓LED芯片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今后,公司将加快Mini LED显示芯片、植物照明芯片新产品的上量,并积极布局汽车照明等领域。
另外,士兰微电子的子公司美卡乐光电公司积极拓展市场,2024年营业收入为3.13亿元,同比增长约48%,净利润为1475万元。
大族激光:2024年实现营收147.71亿元,同比增长4.83%
大族激光的主要业务包括三大类:通用元件、行业专用设备和极限制造产品。半导体设备主要包括激光晶圆切割设备、焊线设备、固晶设备、测试编带设备等,这些设备用于LED等泛半导体的生产和加工。
2024年年度,大族激光实现营业收入147.71亿元,同比增长4.83%;归母净利润16.94亿元,同比增长106.52%。
报告期内,大族激光主营业务运行平稳,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小幅增长。受益于消费电子市场回暖、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升级,以及包括AI服务器在内的算力产业链需求强劲,公司控股子公司大族数控在PCB专用设备市场的需求和业绩均较上年实现大幅提升。
按业务划分,公司信息产业设备业务实现收入54.86亿元,同比增长43.73%。其中,消费电子设备业务收入为21.43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PCB设备业务收入达33.4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4.56%。
雅创电子:2024年实现营收36.10亿元,同比增长46.14%
雅创电子是一家集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与自主IC设计于一体的企业,主营业务包括电子元器件分销和汽车模拟芯片的自主研发。其自研IC产品涵盖马达驱动IC、LED驱动IC、LDO和DC-DC四大类,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
2024年,雅创电子实现营业收入为36.10亿元,同比增长46.14%;归母净利润为1.24亿元,同比增长132.79%。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对自研IC业务的研发投入。2024年度研发费用达6,682.61万元,同比增长5.61%。围绕四大核心产品线,公司积极推进产品扩展,整体研发进展顺利。
在LED驱动IC方面,公司成功推出了多款新品,包括线性单通道、具备热量共享技术的线性三通道、支持CAN差分通信的线性十六通道产品,以及3A同步降压恒流驱动器。目前上述产品均已进入送样阶段,其中线性单通道已实现量产交付,其余产品预计于2025年实现量产,主要应用于汽车内外饰照明。
在DC-DC产品方面,公司新增了HV BUCK和LV BUCK系列,预计将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研发,目标应用于汽车照明、智能座舱、车载影音系统、域控制器、TBOX、毫米波雷达及激光雷达等多个领域。
穗晶光电:2024年Mini LED销售收入增长至2713万元
穗晶光电专注于LED封装,主要从事SMD LED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包括背光LED、背光灯条模组、车用LED及闪光灯,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显示器、工控、医疗、车载及飞行仪表等领域。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亿元,同比下降2.86%,净利润为-4976.86万元。原因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对LED需求减少,市场份额被OLED取代;产能利用率下降,导致闲置设备计提减值损失622万元;存货跌价约2073万元。
在Mini LED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技术于2023年获得专利并量产,2024年销售收入从351万元增长至2713万元,增幅673.14%。毛利率从-39.96%提升至21.85%。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Mini LED产品推广,预计随着收入增长,毛利率将进一步提升。
聚飞光电: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7.79亿元
聚飞光电致力于SMD LED器件、Mini/Micro LED器件、光电器件、光学膜材及不可见光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视及家电等消费类电子,同时覆盖显示屏、照明、车载电子、光通信和光学传感等多个领域。
2025年第一季度,聚飞光电实现营业总收入7.79亿元,同比增长21.08%;归母净利润7066.1万元,同比下降3.20%。
据悉,2024年,聚飞光电顺应新能源汽车与Mini LED快速发展的趋势,重点布局Mini LED背光和车载业务,带动主营业务稳步增长。
在Mini LED背光方面,聚飞光为海信、小米、创维等国内品牌供货,并进入三星、LG、Sony等海外市场;在Mini LED直显方面,推出全球首款量产的车规级全彩交互屏,应用于长安启源E07。Micro LED方面,公司产品已应用于海关实训基地等场景,并拓展至XR领域。
蔚蓝锂芯: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7.28亿元
蔚蓝锂芯业务涵盖锂电池、LED芯片以及金属物流配送三大板块。其中,LED业务专注于LED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具备从蓝宝石衬底切割抛光、图形化衬底(PSS)、外延生长、芯片制造到CSP特种封装的全流程产业链布局。
2025年1-3月,蔚蓝锂芯实现营业收入17.28亿元,同比增长20.90%;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100.56%。业绩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与LED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蔚蓝锂芯持续推动LED业务向显示领域转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技术与产品研发,提升高端产品的竞争力。在Mini LED等背光芯片领域,公司成功进入全球主要客户的供应链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同时也不断拓展植物照明和汽车照明等新兴领域。
蔚蓝锂芯还推出了CSP芯片级封装产品,此外,Micro LED产品的研发正在推进,主要应用于AI/XR领域,包括AI眼镜、AR/VR设备、可穿戴设备、车载和商用显示等。
照明相关企业
立达信:2024年照明品类营收增长5.84%
立达信是一家专注于智慧管理和智慧生活领域的物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业务涵盖照明业务和物联网业务两大板块。其中,照明业务聚焦通用照明领域;物联网业务以智能照明为起点,通过自有品牌推动智慧生活领域相关建设。
2024年,立达信实现营业收入68.07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8亿元,同比增长33.25%。公司总资产达到66.76亿元,同比增长11.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7.86亿元,同比增长7.50%。
从业务板块来看,照明品类实现营业收入43.63亿元,同比上升5.84%;IoT品类实现营业收入17.11亿元,同比下降8.07%;家电品类实现营业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13.22%。
立达信表示,业绩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公司持续优化全球布局,加快投建泰国基地,构建海外供应链,提升了交付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二是积极推进品牌建设,在国内品牌业务上深耕教育细分领域,拓展居家光环境等业务,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新增授权知识产权 427 项,提升了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四是推进全面数字化变革,在销售、研发、制造、供应链等全链路进行数字化建设,提高了运营效率。
2025年第一季度,立达信延续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8亿元,同比增长8.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69亿元,同比下降0.11%。;报告期内,营现金流净额同比由负转正。
立达信表示,在2025年,公司将继续坚持“品牌代工双主业,国内国外双循环”的策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自有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在代工业务方面,加速泰国基地建设,完善海外供应链,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在品牌业务方面,打造优质产品,探索新渠道、新生态,提升品牌影响力。
恒太照明:深耕北美市场,2024年营收增长26.85%
恒太照明主营业务为LED照明产品生产、研发及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照明、办公照明、商业照明。公司主要采用ODM为主、OEM为辅的直接销售模式,深耕北美市场。
2024年,恒太照明实现营业收入7.18亿元,同比增长26.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66亿元,同比下降9.2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0.64亿元,同比下降10.07%。
报告期内,恒太照明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LED 照明灯具海外市场回暖,客户补库存需求增加,同时越南工厂建成投产,新接订单同比增多。此外,公司紧跟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获得了客户认可,促使订单量上升。生产方面,恒太照明的越南工厂产能在2024年下半年有效释放,产品交付周期缩短,出货量快速提升。
另一方面,利润下降主要因为行业竞争激烈,为获取订单,公司采取降价策略,导致灯具产品整体毛利率下降。此外,由于跨国供应链磨合产生的运营费用增加,以及部分订单转由南通工厂出货,公司为客户承担额外关税成本等原因导致成本费用增长。
2025年第一季度,恒太照明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增长。报告期内,恒太照明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27.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16亿元,同比上升34.0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约为0.16亿元,同比上升38.89%;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恒太照明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亿元,同比增长1119.44%,这主要是应收账款回款增加以及出口退税增加所致。
恒太照明表示,2025年公司将强化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产品和服务,以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并将重点构建越南本土化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越南制造工序比重。
实益达
实益达聚焦于智能硬件领域,主要产品、服务包括智能硬件制造业务和智能终端产品业务。其中智能终端产品业务主要是LED智能照明及相关配套智能终端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客户提供LED产品解决方案。
2024年,实益达实现营业收入5.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07%,营收整体保持稳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盈转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1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9.56%。
报告期内,实益达的智能终端产品业务实现营收4.5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77.02%。其产品主要销往境外市场,境外营收占总营收比重达到了71.30%。
2025年一季度,实益达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同比下滑10.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3亿元,同比增长19.21%。
阳光照明:2024年营收31.76亿元,同比增长3.27%
阳光照明主营业务为照明电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同时为客户提供综合照明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LED照明产品和照明控制系统,涵盖了商业照明、家居照明、办公照明、户外照明、轨道照明、工业照明、教育照明等通用照明,同时覆盖应急照明、植物照明、电工电器。此外,阳光照明还在开拓氢能源装备业务。
2024 年,阳光照明实现营业收入31.76亿元,同比增长 3.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3亿元,同比下降 5.7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47亿元,同比下降19.77%。
阳光照明表示,报告期内,按照公司既定战略,加速了从光源业务向灯具业务的转型步伐。2024年,灯具销售同比提升4.8%。同时,公司成功实现了从单一OEM大客户为主向自主品牌为主、OEM为辅的销售模式转变。目前,公司已培育出千万级客户40余家,这些客户为公司贡献了近50%的销售收入。
报告期内,阳光照明在国内外市场业务表现较佳,在韩国等多个亚太市场实现销售增长,此外,在美洲、欧洲市场也实现了销售增长。在中国市场方面,承接了超过 400 个重大工程,涉及户外景观、工业照明、教育医疗照明、轨交照明及地产项目等。
尽管营收增长,但因行业 “内卷” 导致阳光照明的产品毛利率下降,照明电器销售业务毛利率为33.34%,较2023年减少1.14个百分点,其中 LED光源产品毛利率下降1.35个百分点,LED 灯具产品毛利率下降0.9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公司成本费用也有所增加。
阳光照明表示,为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生产布局上,推进海外转产应对美国关税,泰国工厂已具备年产500万套出口美国灯具的生产能力,并正式向美国出口灯具产品;公司还与与越南合作工厂的合作出口额近千万美元,且双方制定了扩产计划。
小结
上述LED显示相关企业,如京东方、国星光电、洲明科技等将Mini/Micro LED视为重要的增长引擎,其中,京东方MLED业务实现营收84.83亿元,国星光电在报告期内实现了Mini LED背光营收翻番,而洲明科技的Mini/Micro LED显示销售额也实现了翻倍增长。
同时,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车载显示和照明的需求持续攀升,为Mini/Micro LED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京东方已在车载领域推出多款Mini LED产品,国星光电实现了万级像素Micro LED光源模组的高密度集成,聚飞光电近年来Mini LED背光和车载业务发展快速。
为了更好地把握Mini/Micro LED带来的机遇,这些企业积极拓展产业链并提升产能。京东方不断完善MLED业务产业链,国星光电在吉利产业园新增Mini&Micro LED产能,洲明科技加快布局Micro LED全产业链并扩充产能,士兰微也在加速Mini LED显示芯片的量产。
此外,海外业务的拓展也是部分企业实现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以洲明科技为例,其2024年营收增长主要归功于海外市场的快速扩张,海外营收占比超过六成,并在亚非等地区表现突出。
在LED照明领域方面,尽管因经济下行,LED照明需求有所抑制,但立达信、恒太照明、实益达、阳光照明等照明企业均在2024年通过海外市场业务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营收增长,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等缘故,导致大部分企业净利润仍出现下滑现象。
而在2025年一季度,各照明企业在营收或净利润方面均实现一定程度的成长。从企业最新业绩情况判断,LED照明行业或正走在持续复苏道路上。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更多资讯热度榜
+ 更多慧聪原创
+ 更多技术文章
+ 更多政策法规